排球运动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2
开课时间2022/02/21 - 2022/06/26
课程周期18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1)排球概论、排球基本技术、排球比赛战术、排球体能训练、排球竞赛与裁判、排球运动比赛心理、排球科研方法等内容;

(2)采用《排球运动》的混合式教学专用教材

    适应混合式教学需求的新型教材,保证书面学习资料与网络学习资源的高度融合,引领排球教学乃至体育教学的新方向。

(3)融入课程思政建设

    在梳理建设本课程各类资源中,结合排球运动的特点,利用排球运动的影响力,在授课体系中加入系统化的思政教育内容,做到体育德育美育会昂促进,培育适应新时代的体育人才。

(4)整合网络课程资源

   收集整理现有网络资源,优化资源融合,做好课程设计,使各类网络教学资源服务于本课程建设主要目标,从而使其功能得到最大化发挥。

2-2.课程团队建设

   本课程的教学团队由8位教师组成,师资结构合理,既有有多年从事排球教学的老教师,也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人、硕士学位者2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高级教练2人(原中国国家男排主力队员,现任河南男女排主教练)。

(1)推进高校教学与职业体育的融合,发挥双方的优势,促进“体育进校园”,建设全方位、高水平、多层次的教学团队,探索职业体育与高校教育的融合模式;

(2)通过本课程的建设,全面提高团队的教学水平,适应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改进教学方法,扩宽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 

(3)有计划地培养年轻教师的综合能力,支持教师交流学习、合理考核教学效果,推动青年教师进步,保证本课程的人员梯队建设和可持续性发展。

2-3.课程教学实施

(1)开展翻转式教学。利用慕课、教材、课程网络资源,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预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2)强化实践教学手段。尤其是对于应用性较强的知识,如比赛组织和裁判工作、训练方法等课程内容,使用实践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点,提高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优化传统教学体系。保留部分原有的线下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设计,更新课程内容,注重融入思政教育,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要。

(4)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在建设好课程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利用网络便捷优势,开展小组和班级讨论,提高学习兴趣;还可利用网络开展小测验,做好平时成绩的收集整理,同时督促学生完成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授课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便捷化,一方面促进教师及时根据学生意见调节授课方式和内容,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给与强有力的帮助支持。



课程大纲
排球运动的演变史
排球运动的起源
排球运动的传播
排球运动的现代化
排球运动发展简史
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简史
中国排球运动发展简史
现代排球运动发展趋势
排球技术的基本理论
通过对排球技术的基本理论及技术作动力学分析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排球运动技术动作特点与动作发力规律。
排球运动技术及教学训练
通过学习、掌握排球运动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动作的分类以及各项技术动作方法,锻炼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和技术动作的实践应用能力。
排球运动战术的理论与方法
通过对排球运动各项技术的串联教学和反复练习,学习攻防阵型站位及各类打法,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技术实践应用能力。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通过学习、识记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和训练方法,掌握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理论与方法
通过学习、识记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的基本理论和训练方法,掌握排球运动员专项心理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掌握调控排球运动员心理的方法与应用。
排球运动竞赛与裁判工作
全面了解现代排球运动的规则、裁判法、竞赛组织方法,掌握各种赛制的编排方法,培养学生了解排球规则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排球运动损伤与康复
通过学习、掌握排球运动损伤与康复的基本理论知识、损伤的分类以及针对损伤进行治疗和康复的应用,锻炼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排球运动科研方法
通过学习掌握体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