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作品导读
西方文学作品导读
5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30
开课时间2021/05/11 - 2021/09/12
课程周期18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课程从探究什么是优秀读者和优秀作者切入,集中阅读卡夫卡、穆齐尔、托马斯ž曼以及黑塞的代表性作品。讲授过程中,将一方面深入具体文本本身,从文体特征出发进入对作品的切近理解;另一方面也注意建立单个文本与文学史乃至思想-精神史的有机联系,努力做到小中见大。

在卡夫卡单元主要讲授其随笔和短篇小说,特别是《乡村医生》和《饥饿艺术家》两个重要小说集,以此帮助同学在了解卡夫卡作品艺术特征的同时,逐步把握现代小说艺术和思想特征。穆齐尔单元则主要讲授《三个女人》中的三部相互关联的作品,以有助于同学较好地进入穆齐尔更困难、但也更为重要的长篇作品《没有个性的人》。托马斯ž曼单元集中讨论《魔山》,通过分析《魔山》的人物群像,进入作者所展现的广阔的欧洲精神史图景。整个课程以黑塞结尾,主要解读《玻璃球游戏》中五个以重写方式呈现的故事之间的相互关系,领会作者多文化、多视角、长时段观察和分析西方生活世界的良苦用心,从西方延展到东方。

选修本课程的同学,课前应细致阅读规定的书目,保持对作品鲜活的感知能力;在此基础上始终从文本出发,思考课堂上提出的问题。

课程大纲
关于阅读——一些被遗忘的常识性忠告(开场白)
【阅读材料】
1 纳博科夫:《优秀读者与优秀作家》,范伟丽译,见《文学讲稿》,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19-26页。
2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黄灿然等译,见《为什么读经典》,南京:译林出版社,第1-10页。
【讨论内容】
1 何为优秀读者?如何理解纳博科夫所说的“心灵”、“脑筋”和“敏感的脊椎骨”三个要素?
2 结合卡尔维诺与纳博科夫的论述,谈谈“重读”的重要性。
卡夫卡(Kafka, 1883-1924)
【阅读材料】
1《塞壬们的沉默》《普罗米修斯》《海神波塞冬》《桑丘·潘沙真传》;
2《切不开的面包》《招魂会议》《论譬喻》;
(以上作品分别见《卡夫卡全集》卷一,第398-9页;第440页;第403-4页;第507页;第540页;第525页;第507页。)
3《乡村医生》,见《卡夫卡全集》卷一,第157-199页;重点阅读其中的《乡村医生》《在法的门前》《一份为某科学院写的报告》等;
4 短篇小说集《饥饿艺术家》,见《卡夫卡全集》卷一,第210-251页
【讨论内容】
1 卡夫卡如何改写西方文学经典,其意义何在?
2 如何在艺术上理解“卡夫卡性(Kafkaesque)”的内涵?
3 卡夫卡作品的基本组成和重要特色;
4 短篇小说《乡村医生》的现代主义艺术特点;
5《最初的痛苦》《小妇人》《饥饿艺术家》《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民族》四部作品有什么内在联系?
6 卡夫卡如何呈现饥饿艺术家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7 从约瑟芬自身与从耗子民族出发理解《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民族》,有什么不同的分析结果?与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有什么相互呼应的方面?
罗伯特·穆齐尔(Robert Musil, 1880-1942)
【阅读材料】
1《三个女人》,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年;
2《两个故事》,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年。
【讨论内容】
1 短篇小说集《三个女人》中三个短篇人物命名的意义;三部作品的内在联系如何?
2 以整部作品为背景,试说明“佟卡不仅仅是个姑娘,她有如一种命运”的含义。
3《两个故事》《三个女人》中的爱情/两性关系。
托马斯·曼(Thomas Mann, 1875-1955)
【阅读材料】
1《魔山》,分三次读完:第1-3章;第4-5章;第6-7章。
【讨论内容】
1 托马斯·曼如何安排整个作品的时间?有何深意?
2 试分析皮佩尔科尔恩、塞塔姆布里尼和纳夫塔的人物形象。
3 如何理解《魔山》乃是一部欧洲现代精神史的百科全书?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
【阅读材料】
1《玻璃球游戏》,分三次读完:第1-252页;第253-420页;第421-556页。
【讨论内容】
1“引言”如何解释“副刊文字时代”?与整个作品的几则不同传记有什么关系?
2《学生时代诗歌》与其他几则传记有什么关系?
3 为什么《游戏大师约瑟夫·克乃西特生平传略》以《传奇》结尾?与克乃西特在卡斯塔里的生活有什么对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