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康复工程学概论
本章主要介绍康复工程学的定义及其临床意义,康复工程学与康复医学的关系,简单介绍康复工程学的发展史及康复辅助器具的概念、功能、分类和临床应用,以及康复辅助器具的评估适配原则。
-
●1.1康复工程学概述
主要介绍康复工程学的定义及其临床意义,康复工程学与康复医学的关系,简单概述康复工程学的发展史及康复辅助器具的临床应用。
-
●1.2康复辅助器具的分类与临床作用
介绍康复辅具的概念及其功能,康复工程产品与康复工程的关系,康复工程产品按使用目的分类,康复辅助器具的评估适配原则。
-
第二章假肢
本章主要介绍假肢的定义与作用、假肢的分类;下肢假肢的基本结构,常见的下肢假肢类型、接受腔的形式及特点;下肢假肢的使用与训练方法;上肢假肢的基本结构,常见的上肢假肢类型、悬吊装置和控制系统;
-
●2.1截肢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截肢的定义及目的,截肢的适应症。并对截肢水平的选择和截肢手术的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
●2.2假肢概述及分类
本节首先介绍了假肢的发展历史,然后概述假肢按照截肢部分、结构、安装时机、驱动力源等情况的分类情况,最后讲授制造假肢的主要材料和其用途。
-
●2.3上肢假肢
本节主要介绍了上肢假肢的特点及分类,以及上肢假肢的基本结构和各自用途。最后详细阐述了肌电假肢的基本原理及对残肢肌电信号的要求。
-
●2.4下肢假肢(上)
本节讲述了下肢假肢的分类,假脚与踝关节部件的功能特点。并详细介绍了常用小腿假肢的接受腔类型及特点。
-
●2.5下肢假肢(下)
本节讲述了常用大腿假肢残肢接受腔的种类及其特点,膝关节铰链的品种及功能特点,最后 介绍了植入骨骼式的假肢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
●2.6假肢处方学及假肢的使用训练
本节主要介绍了影响假肢处方的主要因素、儿童假肢处方的主要特点,并详细阐述了索控式上肢假肢控制训练的要点及下肢假肢的使用训练方法。
-
第三章矫形器
本章主要介绍矫形器的基本功能、分类、处方、制作流程、设备、注意事项,以及常用的矫形器结构,为临床准确应用矫形器奠定基础。上下肢和脊柱矫形器的结构、设计要求和临床适配性检查、临床应用等。
-
●3.1矫形器的基本功能及分类
本节首先介绍了矫形器的定义,然后讲述了矫形器的基本功能,最后概述了矫形器按照应用目的、产品状态、动力源等的分类情况。
-
●3.2矫形器处方及制作流程
本节主要介绍了矫形器处方的定义,矫形器处方的主要内容,然后讲述了制作低温热塑矫形器的常用设备及制作流程,最后介绍了矫形器的临床适配性检查。
-
●3.3上肢矫形器的设计要求
本节首先讲述了上肢矫形器定义,基本结构及分类,通过上肢矫形器设计原则、生物力学原理方面等方面讲述了上肢矫形器的设计要求,最后讲述了上肢矫形器的临床适配性检查。
-
●3.4上肢矫形器的临床应用
本节主要讲述了上肢矫形器的临床适应症,并详细介绍了各种疾病在不同时期如何选择上肢矫形器及其作用。
-
●3.5下肢矫形器的设计要求
本节主要介绍了下肢矫形器的特点及分类,以及下肢矫形器的设计原理和基本要求。最后详细阐述了下肢矫形器的临床适配性检查。
-
●3.6下肢矫形器的临床应用
本节主要介绍了下肢矫形器的临床应用,重点讲述了下肢矫形器的各类临床适应证。最后详细阐述了下肢矫形器的注意事项。
-
●3.7脊柱矫形器的设计要求
本节主要介绍了脊柱矫形器的特点及分类,以及脊柱矫形器的设计原理和基本要求。最后详细阐述了脊柱矫形器的临床适配性检查。
-
●3.8脊柱矫形器的临床应用
本节主要介绍了脊柱矫形器的临床应用,重点讲述了脊柱矫形器的各类临床适应证。最后详细阐述了脊柱矫形器的注意事项。
-
第四章康复辅助器具
本章主要介绍临床常见的康复评定和训练的辅助器具,分别从分类、工作原理及组成进行了详尽的描述。熟悉各类设备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为设备服务于临床提供工程学支持。对轮椅的种类及临床应用、自助器具的种类和用途及言语障碍的辅助器具进行了单独的讲解。
-
●4.1康复评定的辅助器具
本节主要介绍了临床常见的康复评定的辅助器具,分别从分类、工作原理及组成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介绍了各类设备在临床的实际应用。
-
●4.2康复训练辅助器具
本节主要介绍了临床常见的康复训练的辅助器具,分别从分类、工作原理及组成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介绍了各类设备在临床的实际应用。
-
●4.3轮椅的种类及临床应用
本节主要介绍了轮椅的种类及其基本结构,并详细说明了如何根据不同得临床需求来选择适合的轮椅。
-
●4.4自助器具的种类和用途
本节主要讲述自助器具的种类和用途:分别介绍了进食、洗澡、修饰、穿着、如厕、阅读、通讯交流、取物、文娱类自助器具辅助器具的临床应用。
-
●4.5言语障碍的康复辅助器具
本节介绍了言语障碍的辅助器具,重点讲解了听力障碍的助听器及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及临床选配原则。
-
第五章无障碍设施与环境改造
本章主要介绍无障碍设施的定义;常见个人无障碍设施如门、门槛、扶手厕所浴室客厅和走廊等的设计要求;常见公共无障碍设施如音响交通信号、盲道、电梯与升降平台、楼梯和台阶、公厕等设施的设计要求;环境改造的定义;环境改造的要求和原则。
-
●5.1常见的无障碍设施
本节首先讲述了无障碍设施的发展历史,概述无障碍设施的定义,然后介绍了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规范,最后详细讲解了常见的个人和公共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标准。
-
●5.2环境改造
本节首先讲述了环境改造发展历史、定义、基本要求,然后详细阐述了无障碍环境的改造的五大原则,最后介绍了环境改造的基本流程。
-
第六章新技术在康复工程中的应用
本章主要介绍康复机器人、环境控制系统、功能性电刺激、3D打印、虚拟现实和互联网+的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以及国内外新技术在康复工程领域的应用概况。
-
●6.1康复机器人
本节主要介绍了康复机器人的定义、功能、分类、以及目前比较典型的几种康复机器人。
-
●6.2环境控制系统
本节主要介绍了环境控制系统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重点举例介绍了医院里常用的典型的环境控制系统的应用情况。
-
●6.3功能性电刺激
本节主要介绍了功能性电刺激的定义、基本原理和组成。并对功能性电刺激的具体临床应用做了详细的描述。
-
●6.43D打印
本节主要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定义、基本原理和组成。并对3D打印技术的临床应用做了详细的描述。
-
●6.5虚拟现实
本节主要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基本原理和组成。并对虚拟现实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
●6.6互联网+
本节主要介绍了互联网+的定义,发展过程,基本原理和组成,重点举例介绍了互联网+在医院里常见的临床应用情况。
-
第七章康复辅具实物展示及制作
本章节主要向同学们展示和讲解了《康复工程学》中涉及到的常见生活类康复辅助器、上肢假肢及矫形器、下肢假肢及矫形器、康复评估及训练的辅助器具及低温热塑矫形器的制作流程,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对本课程中所学的康复辅具的功能作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
●7.1康复辅助器具
本小节主要展示和讲解了常见生活类康复辅助器的类别及临床应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 进食类辅助器具(包括筷子、勺子、碗等)、穿衣类辅助器具、盥洗类辅助器具(洗澡椅的类别及选择)、轮椅的构成及使用。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能够对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辅助器具的类别、各组成部分及其发挥的的功能作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
●7.2上肢假肢和下肢假肢
本小节主要展示和讲解了常见下肢假肢(包括全面承重式小腿假肢、骨骼式大腿假肢)和上肢假肢(腕离断假肢、肘离断假肢和前臂假肢),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能够对假肢的基本结构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作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
●7.3低温热塑矫形器
本小节主要展示和讲解了低温热塑矫形器的应用和制作(包括低温热塑板材的性能,低温热塑矫形器的优点,低温热塑矫形器的制作过程,使用注意事项),通过演示低温热塑矫形器制作过程使学生能够对低温热塑矫形器的特点和制作过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
●7.4康复评估和训练的辅助器具
本小节主要是现场观摩康复科常见的康复评估及训练的辅助器具,通过视频的形式更加直观和立体的认知这些临床常见的辅助器具。将书本知识与临床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趣味性。
-
●7.5下肢和脊柱矫形器
本小节主要展示和讲解了常见下肢矫形器(包括踝足矫形器、膝踝足矫形器)和脊柱矫形器(颈胸腰骶矫形器、胸腰骶矫形器、颈托和腰托),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能够对矫形器的基本结构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作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