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旦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旦大学)
6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6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全国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实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确定的四门必修课之一。这门课程是通过历史教育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是通过讲授中国近现代历史,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历史观。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导言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导言
高晓林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军事侵犯
薛小荣
政治控制
薛小荣
经济掠夺
薛小荣
文化奴役
薛小荣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薛小荣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主要原因
薛小荣
民族意识的觉醒
薛小荣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农民斗争革命风暴的起落
杨宏雨
洋务运动的兴衰
杨宏雨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杨宏雨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朱潇潇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朱潇潇
辛亥革命的失败
朱潇潇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篇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朱潇潇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杨宏雨
五四运动
杨宏雨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杨宏雨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杨宏雨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薛小荣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薛小荣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薛小荣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薛小荣
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薛小荣
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民族抗日战争
薛小荣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高晓林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高晓林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高晓林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高晓林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高晓林
为新中国而奋斗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杜艳华
国民党发动内战与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杜艳华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全国解放战争的发展进程
杜艳华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杜艳华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及其作用
杜艳华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上)
杜艳华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下)
杜艳华
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杜艳华
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杜艳华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杜艳华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肖存良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肖存良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肖存良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王涛,王涛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王涛,王涛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王涛,王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郝志景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郝志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郝志景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郝志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张春满
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张春满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张春满
  • 绪章导言

    中国近代史纲要既是历史课也是当代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课。导言部分主要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分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 0.1导言

    中国近代史纲要既是历史课也是当代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课。导言部分主要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分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主要认识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及后果;认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及其意义,以及反侵略战争一再遭到失败的原因。

  • 1.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 1.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 1.3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及各阶级的仁人志士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道路的艰难历程,其中包括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农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洋务运动的兴衰;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讲述这些斗争发生的背景、过程、意义、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 2.1农民斗争革命风暴的起落

    农民斗争革命风暴的起落

  • 2.2洋务运动的兴衰

    洋务运动的兴衰

  • 2.3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讲述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与历史条件;辛亥革命发生、胜利、失败的过程;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失败原因;正确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 3.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 3.2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 3.3辛亥革命的失败

    辛亥革命的失败

  •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讲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深刻原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新面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历史变革中的作用。

  • 4.1中篇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1919—1949)。宏观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而建立起新中国的

  • 4.2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 4.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讲述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阐明农村包围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新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典范;分析其对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的伟大意义。

  • 5.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 5.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讲述在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华民族危机条件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各自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解放的中流砥柱;抗战的胜利的伟大意义。

  • 6.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 6.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 6.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 6.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 6.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讲述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国民党统治迅速崩溃、失去执政地位的多方面原因,使学生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必然性。

  • 7.1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 7.2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 7.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 7.4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讲述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特点和意义;讲清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分析论证中国共产党开辟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贡献,论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 8.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 8.2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 8.3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就与曲折;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意义,以及曲折发生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 9.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 9.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 9.3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阐述解新时期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使学生认识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复兴中华民族正确抉择。

  • 10.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 10.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 1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 10.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 11.1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重大成就,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 11.2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 11.3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 开始学习
  • 绪章  作业测试
    绪章导言

    0.1 导言

    视频数1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2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3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视频数7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1 农民斗争革命风暴的起落

    2.2 洋务运动的兴衰

    2.3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视频数3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1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3.2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3.3 辛亥革命的失败

    视频数3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4.1 中篇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4.2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4.3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视频数5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5.1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5.2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视频数6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6.1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6.2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6.3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6.4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6.5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视频数5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7.1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7.2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7.3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7.4 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视频数10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8.1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8.2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8.3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视频数3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9.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9.2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9.3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视频数3
  • 第十章  作业测试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10.1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10.2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1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10.4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视频数4
  • 第十一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1.1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1.2 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11.3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视频数3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