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网络贯穿于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互联网实现了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原理”是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通信类等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也是计算机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统考科目之一。本课程参考的教材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谢希仁主编《计算机网络》(第8版)。
“计算机网络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可以掌握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典型网络协议和网络互联网设备工作原理,熟悉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是概念术语多、原理抽象、实践性强、课程内容极其丰富,课程教材编排采用TCP/IP四层参考模型和ISO/OSI七层参考模型折中的网络五层参考模型,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课程设计原则和特点:
(1) 计算机网络通过互连互通实现资源共享,注重讲透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是教学的根本,介绍互联网技术和典型协议是实例。
(2) 以折中TCP/IP四层参考模型和ISO/OSI七层参考模型的五层参考模型,讲授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围绕软(网络各层典型协议的数据封装和工作原理)硬(网络各层典型互联设备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两条主线组织教材内容和网络参考模型的知识点教学(如下图所示)。
(3) 融合丰富案例和典型考研习题解析讲透网络复杂知识点、抽象概念、典型协议和算法,“虚”“实”结合,提供丰富的虚拟仿真与实践案例。
(4) 使用Packet Tracer设计实现典型网络互联设备(二层交换机和三层路由器)构建网络拓扑及典型网络协议配置实验(第3章数据链路层_3个交换机实验和第4章网络层_5个路由器实验),通过视频讲解演示快速掌握网络拓扑构建实验配置和故障分析,更好地理解抽象网络网络协议工作原理。
(5) 07附录章节设计录制了11个万物互联的拓展系列实验,通过Packet Tracer中提供的传感器、MCU控制器编程和IOT致动器等设备组件可实现本地智能物联解决方案,拓展OneNET云平台技术实现远程智能物联应用,可引领大家快速掌握如何构建智能物联解决方案。
(6) 分享了2节课堂实录节选和9个学生研究生学习报告供大家参考,后续分享学生网络原理课程设计获奖作品供大家参考。
(7)更新了题库,测试允许做2-3次,供大家检测学习效果。
01 概述
1.1 玩转计算机网络
1.2 计算机的发展史
1.3 分组交换技术
1.4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5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6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6.1-1.6.4)
1.7 课堂实录节选-越过长城、通向世界-互联网发展与Internet应用
第1章讨论区
附录1 CNNIC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附录2 CNNIC发布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附录3 CNNIC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态统计报告
第1章节测试
02 物理层
2.1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2 信道的极限容量
2.3 有线传输介质
2.4 信道复用技术(2.4.1-2.4.2)
2.5 数字传输系统
2.6 物理层设备
第2章讨论区
第2章测验
03 数据链路层
3.1 数据链路层概述(3.1.1-3.1.2)
3.2 PPP协议
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3.3.1-3.3.4)
3.4 扩展的以太网(3.4.1-3.4.3)
3.5 高速以太网
3.6 数据链路层设备
第3章讨论区
附录1 交换机的VLAN配置实验
附录2 交换机的VLAN配置实验
附录3 交换机的VLAN配置实验
附录4 Packet Tracer模拟器的使用
第3章单元测验
04 网络层
4.1 虚电路与数据报服务
4.2 网际协议IP(4.2.1-4.2.8)
4.3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4.3.1-4.3.7)
4.4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4.5 互联网的路由选择协议(4.5.1-4.5.6)
4.6 IPV6(4.6.1-4.6.2)
4.7 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4.7.1-4.7.2)
4.8 课堂实录节选-内部网关路由协议RIP
第四章讨论区
附录1 单臂路由实现跨VLAN通信
附录2 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附录3 路由器动态路由协议RIPv2配置
附录4 路由器动态路由协议单区域OSPFv2配置
附录5 PT抓包分析路由信息协议RIP
第4章单元测验
05 运输层
5.1 运输层协议概述(5.1.1-5.1.3)
5.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5.2.1-5.2.2)
5.3 传输控制协议TCP概述(5.3.1-5.3.2)
5.4 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5.4.1-5.4.2)
5.5 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5.6 TCP可靠传输的实现(5.6.1-5.6.2)
5.7 TCP的流量控制(5.7.1-5.7.2)
5.8 TCP的拥塞控制(5.8.1-5.8.5)
5.9 TCP的运输连接管理(5.9.1-5.9.2)
第5章讨论区
第5章单元测验
06 应用层
6.1 应用层概述
6.2 域名系统DNS(6.2.1-6.2.3)
6.3 万维网WWW(6.3.1-6.3.5)
6.4 电子邮件(6.4.1-6.4.3)
第6章 讨论区
第6章单元测验
07 附录 万物互联之_拓展实验
附录1 万物互联之_MCU基础实验
附录2 万物互联之_MCU控制温湿度
附录3 万物互联之_MCU控制通风与水位
附录4 万物互联之_服务器配置
附录5 万物互联之_智能家居连接服务器
附录6 读卡器用法编程
附录7 利用MCU与服务器构建停车场
附录8 OneNET平台连接方法
附录9 多设备上OneNET云平台
附录10 MCU编程与服务器搭建
附录11 OneNET云平台操作流程
08 附录 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交流
8.1 Telent协议抓包分析
8.2 万维网和HTTP协议
8.3 外部网关协议BGP
8.4 电子邮件简介之一
8.5 电子邮件简介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