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2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5
开课时间2025/02/16 - 2025/06/21
课程周期18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包涵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要开发这个宝藏,首先要读懂古书。要读懂古书,就必须掌握古代汉语。想直接阅读古典原文的,想研究跟古代中国有关的学问的,想研究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的,都要学好古代汉语。

    为了能够顺利而正确地阅读古书,需要具备汉字、训诂、音韵、语法、文体、修辞、文献等各种相关知识,以及将各种知识综合起来运用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能够自己掌握古代汉语这把中华文明宝藏的钥匙,了解汉语历史,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遗产。

    本课程主要讲授古代汉语的基本常识。共分十讲,五十个知识主题。文字学方面介绍了汉字的相关知识;词汇学方面介绍古今词义的差异和演变;语法学方面讲活用与特殊词序、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被动表示法、虚词;文献学方面讲工具书的使用以及古书的注解、标点与今译;文体语用方面讲骈文、辞赋与修辞;音韵学方面讲古代的语音和诗词格律。

    本课程专讲通论常识。这样可以把这些知识讲得详细而深入一些,也便于学习者集中获得理性认识。学习者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文选,也可以自行选择古书来阅读,将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

课程大纲
第1讲 绪论、工具书与汉字(曹海东、王斐主讲)
1.1绪论(曹海东主讲)
1.2古汉语常用工具书及网站(王斐主讲)
1.3汉字形体演变(王斐主讲)
1.4六书的名称与次第(王斐主讲)
1.5古今字、异体字(王斐主讲)
1.6繁简字、通假字(王斐主讲)
第2讲 古代汉语的词汇(王洪涌主讲)
2.1单音词和复音词
2.2古汉语词汇的发展
2.2.1基本词汇的沿用
2.2.2新词的产生
2.2.3旧词的消亡和外来词的吸收
2.3古今词义的异同
2.4词的本义、引申义和词义引申
2.5同义词和反义词
第3讲 古代的语音(上)(王斐、曹海东主讲)
3.1古今韵母的不同(王斐主讲)
3.2古今声母的不同(王斐主讲)
3.3古今声调的不同(王斐主讲)
3.4上古音研究的历史回顾(曹海东主讲)
第4讲 古代的语音(下)(曹海东主讲)
4.1上古声母的特点
4.2古书的读音问题
4.3破读与读如
4.4古书中一些专名的特殊读音
第5讲 诗词格律(陈宁主讲)
5.1平仄:什么是平仄?近体诗平仄的基本规则
5.2押韵:近体诗的押韵要求;什么是平水韵?
5.3对仗:近体诗的对仗要求;借对和流水对
5.4句法:活用;错位;省略;紧缩
5.5词律略说
第6讲 活用与特殊词序(郭攀主讲)
6.1什么是词类活用
6.2一般性活用
6.3特殊活用
6.4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6.5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6.6宾语可用代词“是”“之”复指
第7讲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与被动句(曹海东主讲)
7.1判断词、判断句
7.2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7.3古代汉语被动句的两大类型
7.4结构上的被动句的类别
第8讲 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陈宁主讲)
8.1副词:少和稍;不和弗;敬和惠
8.2代词:其和之;或和莫;者和所
8.3介词:于;以
8.4连词:与;而;之
8.5语气词:也和矣;夫和其
第9讲 骈文、辞赋与修辞(王洪涌、王斐主讲)
9.1骈文的语言特点(王洪涌主讲)
9.2辞赋的语言特点(王洪涌主讲)
9.3古代汉语中的引用(王斐主讲)
9.4古代汉语中的并提与互文(王斐主讲)
第10讲 古书的注解、标点与今译(郭攀、王洪涌主讲)
10.1注释的内容(郭攀主讲)
10.2注释的体式(郭攀主讲)
10.3古文标点的方法(郭攀主讲)
10.4今译的方法(王洪涌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