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背景
《画法几何》是一门研究应用投影法绘制工程图样来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技术基础课,是工程类相关专业的制图课程的基础,是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练习实践与上习题课结合,强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是本课程的重点,因此,教学设计上应该给学生准备相当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学生适应思维模式的转换。
本课题组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将画法几何中的空间几何图解部分以及基本几何体截交和相贯的立体图解基础部分制作成在线教程形式,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势,弥补传统课时不足,同时针对空间想象差异性的学生特点,让有意愿的学生,即使存在空间想象能力的先天不足,也能够有平台予以自我学习,实现最终掌握课程教学要求,从而最终实现对其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终极目标。
2.课程目标
《画法几何》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四项:
1)学习各种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能用作图方法解决空间度量问题和定位问题,掌握工程制图有关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及图样画法。
3) 培养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
4)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3. 设计原则
1)思维切换性
在线教程部分专注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在空间和投影平面图形间的不断切换的学习特点,
2)步骤有效性
教学上强调思维和操作的步骤,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步骤操作达到空间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3)循序渐进性
按照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形式,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实现空间点线面体向投影面投影的空间想象思维转换。
4)重点深化
选择用典型题目结题过程实现空间思维的强化。
4.学时分配
《画法几何》课程授课学时为32个学时,2学分。
结合课程特点,将画法几何中的空间几何图解部分以及基本几何体截交和相贯的立体图解基础部分的理论授课共24个学时制作成MOOC/SPOC授课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势,实现全程在线的“翻转课堂”模式,弥补课时不足,剩余的8个学时将用于线下讲授相关规定机件表达方法及线下见面课答疑,最终达到学生培养消化空间想象力学习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