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绪论
本章是有机化学课程的前言性内容,介绍了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表示方法,共价键的键参数,酸碱概念,学习有机化学的目的、要求,有机化学发展方向及其未来,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经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
学习重点:
1.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方法,以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2.共价键理论及有机反应类型。
3.有机化合物按碳架和官能团的分类及常见的官能团。
学习难点:
共价键理论及有机反应类型。 -
●1.1有机化学绪论
本节介绍了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表示方法,共价键的键参数,酸碱概念等。
-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学好有机化学的基本要求。常见烷基的中英文名称,系统命名法(IUPAC)、习惯命名法、衍生物命名法。按官能团划分的各类化合物的命名法。要求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名称特点,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特别是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官能团、取代基的优先顺序,如何确定编号等。
学习重点:
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
学习难点:
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官能团、取代基的优先顺序,如何确定编号。 -
●2.1有机化合物命名法
本节介绍了烷基的中英文名称,系统命名法(IUPAC)、习惯命名法、衍生物命名法。按官能团划分的各类化合物的命名法。要求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名称特点,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特别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官能团、取代基的优先顺序,如何确定编号。
-
第三章饱和烃
饱和烃是所有有机物的基础结构。本章包括烷烃分子的成键方式,透视式和纽曼投影式的表示方法,沸点、熔点、相对密度和溶解度,过渡态理论,卤代反应的机理,氧化、异构化、裂化、裂解反应。要求了解烃类化合物的分类,掌握饱和烃的分子结构、构象及稳定性、化学性质等内容。
学习重点:
1.烷烃的结构,sp3杂化和σ键的特点。
2.烷烃、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3.环烷烃的结构与稳定性。
学习难点:
1.烷烃的结构特点,sp3杂化和σ键的形成。
2.环己烷的构象分析。 -
●3.1烷烃的结构
本节包括烷烃分子的成键方式,透视式和纽曼投影式的表示方法,要求了解烃类化合物的分类,掌握开链烷烃的分子结构、构象及稳定性,sp3杂化和σ键的特点。
-
●3.2环烷烃的结构
本节要求了解环烷烃的类型,掌握环烷烃的分子结构、构象及稳定性,分析环己烷的构象。
-
●3.3烷烃的化学性质
本节主要介绍了过渡态理论,以甲烷为例介绍卤代反应的机理,并对小环烷烃的化学性质进行初步介绍。其中,伯仲叔氢的反应活性,自由基的稳定性是主要内容。
-
第四章不饱和脂肪烃
本章是有机化学课程的重点章节。主要内容有烯烃的结构,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烯烃的物理性质,烯烃的化学性质,烯烃的来源和制法,炔烃的结构,炔烃的物理性质,炔烃的化学性质,炔烃的制法,二烯烃的分类,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和共轭效应,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共轭二烯烃来源和制法等。要求掌握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的结构、性质及有关化学反应、电子效应的概念和特点。
学习重点:
1.烯烃的结构特点,sp2杂化的特点,π键的特性。
2.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及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3.炔烃的的化学性质,比较烯烃和炔烃化学性质的异同。
4.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点、共轭效应及其应用
5.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
1.烯烃的结构特点,sp2杂化的特点,π键的特性。
2.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及加成反应取向
3.炔烃叁键的结构特点。
4.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点及共轭效应 -
●4.1烯烃的结构
本节主要内容有烯烃的结构,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烯烃的结构、性质的关系、电子效应的概念和特点。包括:烯烃的结构特点,sp2杂化的特点,π键的特性。
-
●4.2烯烃的亲电加成
本节是有烯烃化学性质的重点章节。主要内容有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类型及亲电加成反应历程,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及加成反应取向,
-
●4.3烯烃的氧化
烯烃的氧化是其化学性质中重要内容之一。本节以催化氧化、环氧化、高锰酸钾在不同条件下的氧化以及臭氧化反应为例,介绍了烯烃的氧化反应特点及其在有机合成和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
●4.4炔烃的结构和末端炔烃的酸性
本是炔烃的主要内容之一,分析炔烃的化学键及炔烃的结构,学习了末端炔烃的酸性。包括炔烃sp杂化的特点,炔烃π键的特性。炔烃叁键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比较烯烃和炔烃化学性质的异同。
-
●4.5共轭二烯烃
本节主要介绍了二烯烃的分类,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和共轭效应,以及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等。要求掌握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的结构、性质及有关化学反应、电子效应的概念和特点。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点、共轭效应及其应用,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
第五章芳香烃
本章是有机化学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苯的结构,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亲电取代反应,芳烃侧链的化学性质,稠环芳烃,非苯芳烃,芳烃的来源及制法。要求了解芳香烃的概念和物理性质,掌握芳烃的结构、化学性质。掌握芳香性的概念和休克尔规则。掌握芳烃的化学性质,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则。
学习重点:
1. 芳烃的化学性质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
亲电取代反应定位效应,定位基和定位规则
芳烃侧链的反应
2. 休克尔规则和芳香性的概念。
学习难点:
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及其应用。 -
●5.1芳香烃
本节介绍了芳香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苯的结构,性质特点和反应性,要求了解芳香烃的概念和物理性质,掌握芳烃的结构,掌握共振论理论的原理和规则。
-
●5.2单环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
本节是芳香烃的重点内容之一。单环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掌握芳烃的化学性质,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类型、反应机理和反应条件及其应用。
-
●5.3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律
本节基于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亲电取代反应,要求熟练掌握定位基和定位效应,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效应,定位基和定位规则及其在有机合成中应用。
-
●5.4稠环芳烃
本节介绍稠环芳烃的概念和结构特点。以萘为例,介绍了稠环芳烃的概念和物理性质,稠环芳烃的结构、化学性质。掌握萘环的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及其应用。
-
●5.5非苯芳烃
本节介绍了非苯芳烃和休克而规则。要求了解非苯芳烃烃的概念和结构特点,掌握芳香性的概念和休克尔规则。
-
第六章手性分子
本章是全书立体化学的重要章节,主要包括手性分子与对映异构,对映体的书写与构型标记,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含多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环状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手性有机化合物的制法和性质等等。要求了解手性的概念;掌握手性化合物的命名方法;掌握手性化合物的结构表示方法。
学习重点:
1.立体异构、对称因素、手性分子、对映体、外消旋体、内消旋体等基本概念。
2.判断分子手性的方法。
3.构型的D、L和R、S标记法,书写费歇尔投影式的方法。
学习难点:
1.书写费歇尔投影式的方法。
2.构型的D、L和R、S标记法。 -
●6.1分子的手性
本节介绍立体化学的重要形式-手性,主要包括手性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结构特点等等。要求了解手性的定义,旋光性和对称性判断等内容。包括立体异构、对称因素、手性分子、对映体、外消旋体、内消旋体等基本概念。
-
●6.2手性分子的书写与标记
本节主要包括手性分子与对映异构,对映体的书写与构型标记,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含多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要求掌握手性化合物的命名方法;掌握手性化合物的结构表示方法;以及判断分子手性的方法,构型的D、L和R、S标记法,书写费歇尔投影式的方法。
-
第七章卤代烃
本章是有机化学课程中化学键形成的重要章节,是有机合成构筑碳碳键的基本内容。包括卤代烃的分类和物理性质,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有机金属化合物,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多卤代烃简介,卤代烃的制法等等。要求了解卤代烃的类型和物理性质;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掌握取代反应、消除反应、有机金属试剂的制备及应用。
学习重点:
1.一元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其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
2.亲核取代反应历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SN1和SN2反应的特点。
3.卤代烃的消除反应及Saytzeff规则。
学习难点:
1.亲核取代反应历程及其影响因素。
2.消除反应及其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 -
●7.1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
本节是卤代烃化学键形成的重要内容,亲核取代反应是有机合成构筑碳碳键的基本内容之一。包括卤代烃的分类和物理性质,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常见亲核取代反应的类型、反应特点和应用等。
-
●7.2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本节重点介绍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的反应特点,反应机理,空间效应,从底物结构、亲核试剂类型、溶剂、离去基团多方面分析了各种影响反应的因素。
-
●7.3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本节重点介绍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的反应特点,反应机理,空间效应,从底物结构、亲核试剂类型、溶剂、离去基团多方面分析了各种影响反应的因素。与双分子反应进行对比。
-
●7.4消除反应
本节卤代烃的消除反应与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是一对竞争反应。要求了解卤代烃的类型消除反应的反应特点,双分子消除反应和单分子消除反应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并与亲核取代反应进行对比。
-
●7.5与金属的反应
本节介绍有机金属试剂的制备及应用。有机镁、有机锂、有机铜试剂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金属试剂。要求掌握格氏试剂的制备、反应性及应用,有机锂有机铜锂等试剂的制备方法。
-
第八章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
本章是波谱解析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有机波谱技术之一,内容包括电磁波与吸收光谱,红外光谱产生的基本原理,红外光谱仪及工作简介,官能团的特征吸收频率,烃类的红外光谱,红外光谱解析等等。要求了解波谱分析的特点;学习红外光谱的原理;掌握红外光谱分析化合物结构的方法。
学习重点:
1.红外光谱在有机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2.剖析简单分子的红外光谱图。
学习难点:
红外光谱在有机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
●8.1红外光谱
本节内容包括电磁波与吸收光谱,红外光谱产生的基本原理,红外光谱仪及工作简介,官能团的特征吸收频率,烃类的红外光谱,红外光谱解析等等。要求了解波谱分析的特点;学习红外光谱的原理;掌握红外光谱分析化合物结构的方法。
-
第九章核磁共振谱
本章是波谱解析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有机波谱技术之一,内容包括核磁共振产生的基本原理,核磁共振谱仪与核磁共振谱的表示方法,化学位移,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峰面积与积分曲线,1H NMR谱图解析,13C核磁共振简介,二维核磁共振谱简介等。
学习重点:
1.核磁共振谱在有机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2.剖析简单分子的核磁共振谱图。
学习难点:
核磁共振谱在有机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
●9.1核磁共振氢谱
本节内容包括核磁共振产生的基本原理,核磁共振谱仪与核磁共振谱的表示方法,化学位移,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峰面积与积分曲线,1H NMR谱图解析。
-
第十章醇和醚
本章中,醇是含氧化合物的最基本的化合物,内容包括物理性质,醇的化学性质,邻二醇的特殊反应,重要的醇,醇的制法,醚的物理性质,醚的化学性质,重要的醚,醚的制备等。要求了解醇和醚的物理性质,掌握醇和醚的结构、化学性质;掌握多元醇和环醚的化学性质。掌握醇、醚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醇、醚的基本反应与鉴别方法。
学习重点:
1. 醇、醚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
2. 醇、醚的基本反应与鉴别方法。
学习难点:
醇、醚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差异。 -
●10.1醇羟基的置换反应
本节中醇羟基的置换反应是醇重要的化学性质之一。要求掌握醇醇结构、化学性质;掌握卢卡斯试剂的应用,醇的基本卤素置换反应与鉴别方法。
-
●10.2醇的氧化
本节介绍醇的几种氧化反应,包括强氧化剂氧化和弱氧化剂氧化,沙瑞特试剂和琼斯试剂,掌握几种氧化法的的异同及其应用。
-
●10.3频哪醇重排
本节介绍了频哪醇重排反应的特点及其反应机理。内容包括邻二叔醇频哪醇重排反应,不同基团的迁移规律及反应的立体化学,掌握频哪醇重排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应用。
-
●10.4醚键的断裂
本节内容包括醚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掌握醚的结构特点、醚氧盐的形成反应,氢碘酸对醚键的断裂规律。
-
●10.5环氧化合物的开环反应
本介绍几种常见的环醚,环醚的概念、类型和结构、化学性质;1,2-环氧乙烷开环反应的规律,酸性条件和碱性条件下开环反应的异同及其应用。
-
第十一章酚
本章是芳香族含氧化合物的基本章节,酚和醇类化合物结构上具有密切的联系。本章内容包括酚的物理性质,酚的化学性质,重要的酚,酚的制法等。要求了解酚的物理性质和酚醛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掌握酚的化学性质。掌握酚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关系,取代基对酚酸性的影响。
学习重点:
酚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取代基对酚酸性的影响。
学习难点:
酚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差异。 -
●11.1酚的酸性
本节内容包括酚的物理性质,酚的化学性质等。要求了解酚的化学性质。掌握酚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关系,取代基对酚酸性的影响。
-
第十二章醛和酮
本章是有机化学课程的重点章节之一。内容包括羰基的结构,醛和酮的物理性质,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羰基的活性与亲核加成反应机理,与HCN、NaHSO3、格氏试剂、醇、氨的衍生物、Wittig试剂等的加成,活泼氢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醛、酮的制备,重要的醛、酮,醌等等。要求了解醛、酮的物理性质;了解醌的性质;掌握醛、酮的化学性质以及制备方法。
学习重点:
1.醛、酮和醌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2.亲核加成反应历程,羰基(碳氧双键)和碳碳双键的结构差异及其在加成反应的不同。
3.醛与酮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及有机合成设计。
学习难点:
1.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2.羟醛缩合反应。
2.醛、酮和醌的化学性质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12.1醛酮结构及亲核加成反应
本节内容包括羰基的结构,醛酮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关系,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羰基的活性与亲核加成反应机理,亲核加成反应历程,羰基(碳氧双键)和碳碳双键的结构差异及其在加成反应的不同。
-
●12.2醛酮与含碳亲核试剂的加成
本节是醛酮亲核加成反应内容之一,重点介绍醛酮与碳负离子亲核试剂的加成反应类型,包括与有机金属试剂格氏试剂的加成,与氢氰酸的加成等内容。比较羰基的活性与亲核加成反应机理。
-
●12.3醛酮与含杂原子亲核试剂的加成
本节是醛酮亲核加成反应内容之一,重点介绍醛酮与杂原子亲核试剂的亲核加成反应类型,包括与醇、氨的衍生物、亚硫酸氢钠等亲核试剂的加成。比较羰基的活性与亲核加成反应机理。
-
●12.4卤代反应
本节是醛酮α-活泼氢的反应内容之一,主要介绍醛酮α-氢的卤代反应。根据酸催化和碱催化条件,分别分析了反应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对醛酮的结构要求及其反应活性顺序。
-
●12.5卤仿反应
本节是醛酮α-活泼氢的反应内容之一,主要介绍碱性条件下醛酮α-氢的卤代反应的延伸——卤仿反应。根据反应特点,具体分析了不同结构的醛酮以及具有特定结构的醇发生卤仿反应,要求掌握反应影响因素和对醛酮的结构要求及其卤仿反应的应用。
-
●12.6羟醛缩合反应
本节是醛酮α-活泼氢的反应内容之一,主要介绍醛酮自身发生亲核加成自缩合的羟醛缩合反应。根据碱催化条件,分别分析了反应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对醛酮的结构要求及其反应的各种应用。
-
●12.7醛酮的氧化反应
醛酮的氧化反应分为强氧化剂氧化和弱氧化剂的氧化反应,主要是醛的氧化。要求掌握托伦试剂、费林试剂对醛氧化的反应特点和异同,了解拜耳-魏立格反应氧化酮的反应式、影响因素及应用。
-
●12.8醛酮的还原反应
本节介绍了醛酮的多种还原反应,包括催化加氢、金属及其试剂以及克莱门森还原和黄鸣龙还原反应。要求熟练掌握各种氧化反应的反应条件、反应特点、选择性及应用。
-
第十三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本章是后续羧酸各种衍生物以及二羰基化合物的基础内容,包括羧酸的物理性质,羧酸的化学性质,羧酸的制法,二元羧酸,羟基酸,常见的羧酸,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重要的羧酸衍生物等等。要求了解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分类和物理性质;掌握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制备及互相转换。
学习重点:
1.羧酸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
2.羧酸的酸性及其影响酸性大小的因素。
3.二元羧酸的性质特点。
4.羧酸衍生物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
1.羧酸的结构特点与酸性。
2.羧酸衍生物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
●13.1羧酸的酸性
本节介绍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分类和物理性质;要求掌握羧酸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羧酸的酸性及其影响酸性大小的因素。
-
●13.2酯化反应
本节介绍了羧酸衍生物之一——酯的生成反应。要求了解羧酸、醇以及酯的结构特点与酯化反应的关系,掌握酯化反应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
●13.3羧酸衍生物
本节介绍了羧酸各种衍生物化学性质,重要的羧酸衍生物等等。要求了解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分类;掌握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制备及互相转换。酰氯、酸酐、酯、酰胺、腈的三解反应和形成反应。
-
第十四章β-二羰基化合物
本章是构筑碳碳键形成的重点章节之一,对有机合成具有一定的意义。β-二羰基化合物的酸性和烯醇负离子的稳定性(酮-烯醇平衡),β-二羰基化合物的制备,β-二羰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其他碳负离子的反应等等。要求了解β-二羰基化合物的分类;掌握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一些缩合反应;掌握β-二羰基化合物的合成、性质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
1.β-二羰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
2.β-二羰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学习难点:
1.Michael加成反应。
2.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
●14.1克莱森缩合反应
本节是构筑1,3二羰基化合物的形成反应之一,克莱森酯缩合反应用于β-二羰基化合物的制备,要求掌握克莱森缩合反应的特点、分类和机理。
-
●14.2乙酰乙酸乙酯在合成中的应用
本节是β-二羰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应用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乙酰乙酸乙酯作为碳负离子缩合反应试剂的应用,包括三乙的酸性和烯醇负离子的稳定性(酮-烯醇平衡),掌握三乙的合成、性质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第十五章含氮化合物
本章是有机化学课程中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章节。包括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硝基化合物的制备,胺的结构,胺的物理性质,胺的化学性质,季铵盐和季铵碱,胺的制备,重要的胺,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等等。要求了解硝基化合物的性质;掌握胺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掌握重氮化反应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
1.胺的碱性和影响胺的碱性强弱的因素。
2.季铵盐和季铵碱的化学性质。
3.重氮和偶氮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学习难点:
1.利用电子效应和溶剂化效应解释胺的碱性强弱。
2.重氮化反应应用于有机合成。 -
●15.1胺的碱性
胺的碱性是胺最重要的性质之一。本节内容包括胺的结构,胺的碱性和成盐。要求掌握胺的结构对碱性的影响,以及各种胺的碱性顺序,芳胺取代基对碱性的影响,胺的碱性和影响胺的碱性强弱的因素,利用电子效应和溶剂化效应解释胺的碱性强弱。
-
●15.2霍夫曼消除
本节介绍胺的化学性质,季铵盐和季铵碱形成反应,掌握季铵碱的碱性及其热分解反应。包括季铵碱的Hoffmann消除规则,Hoffmann彻底甲基化及其在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
●15.3重氮盐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本节介绍了重氮化合物的制备和反应,简单了解偶氮化合物。要求掌握芳胺的重氮化反应条件,重氮化合物的反应性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第十六章杂环化合物
本章简单介绍了杂环化合物的命名,五元杂环化合物,六元杂环化合物,稠杂环化合物等等内容。要求了解杂环化合物的分类,了解简单杂环化合物的命名,掌握常见杂化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以及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芳香性的关系。
学习重点:
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芳香性。
学习难点:
共轭效应对含氮杂环化合物的酸碱性影响。 -
●16.1杂环化合物
本节简单介绍了杂环化合物的命名,五元杂环化合物,六元杂环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的分类,要求了解简单杂环化合物的命名,掌握常见杂化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以及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芳香性的关系。
-
第十七章周环反应
本章简单介绍了周环反应的有关知识,包括周环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类型,并对周环反应理论解释进行了阐述。要求了解周环反应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重要的常见周环反应类型及其反应原理。掌握如下知识点:电环化反应、环加成反应、σ-键迁移反应和反应方式的选择。
学习重点:
电环化反应、环加成反应、σ-键迁移反应和反应方式的选择。
学习难点:
分子轨道理论和前线轨道理论的理解和正确运用。 -
●17.1周环反应
本节简单介绍了周环反应的有关知识,包括周环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类型,并对周环反应理论解释进行了阐述。要求了解周环反应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重要的常见周环反应类型及其反应原理。掌握如下知识点:电环化反应、环加成反应、σ-键迁移反应和反应方式的选择,分子轨道理论和前线轨道理论的理解和正确运用。
-
第十八章碳水化合物
本章简单介绍了天然产物之一碳水化合物的概念及其分类,单糖的结构、性质,低聚糖和多糖的概念及性质等内容。要求了解碳水化合物的类型,掌握葡萄糖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掌握葡萄糖、果糖的结构及其化学性质;掌握还原性二糖和非还原性二糖在结构上和性质上的差异。
学习重点:
1.掌握葡萄糖、果糖的结构及其化学性质。
2.掌握还原性二糖和非还原性二糖在结构上和性质上的差异。
学习难点:
葡萄糖、果糖的结构及其化学性质。 -
●18.1单糖
本节简单介绍了碳水化合物中单糖的结构、性质等内容。要求了解单糖的类型,掌握葡萄糖的开链式结构、氧环式结构和化学性质;了解果糖的结构及其化学性质。
-
●18.2低聚糖 多糖
本节介绍了低聚糖和多糖的概念及性质等内容。要求了解低聚糖和多糖的类型,掌握还原性二糖和非还原性二糖在结构上和性质上的差异,了解淀粉和纤维素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