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金融学(2024-2025-2)
身边的金融学(2024-2025-2)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2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高校福建商学院
开课教师陈述陈翠曹芳高山林源源
学科专业经济学金融学类
开课时间2025/02/18 - 2025/06/27
课程周期19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我们使用的钱从哪儿来?往哪儿去?是什么促成资金的流转?银行存款是增值还是缩水?今年投资10000元,明年到期收回10500元,这项投资赚了吗?央行为何加息?为何降息?利率的波动会如何影响我们的财富?物价下跌真的是好事吗?谁在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谁又在破坏?汇率和利率相关吗?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吗?……

以上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便是金融学要回答的问题。《身边的金融学》将通过解读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来揭示其背后的金融学原理。

课程从货币的本质讲起,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到:“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句话点明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本质,正因为贵金属铸造的货币本身具有价值,才能被贮藏、才能用于商品交换。如今人们已不再使用金银购买商品,取而代之的是中央银行印发的本身不具有价值的纸币。纸币之所以能用于购买商品是因为有国家信用作为担保,国家信用则来源于黄金、外汇储备等综合国力。个人或企业的信用水平直接影响其资金借贷成本——利率,信用较差的个体违约风险较大,若要借到资金则要付出更高的利率。对于资金融出方而言,高风险需要高收益作为风险补偿。商业银行在资金需求者与资金提供者之间提供了桥梁,商业银行作为间接金融的重要中介在金融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具备信用创造功能,这使央行投放的原始货币数量在市场中流通时可放大数倍。央行为了避免货币供给量与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的不均衡引起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需要借助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保持币值稳定,避免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而不利于经济发展。此外,一国的进出口、金融科技的发展、电子支付工具的使用也会影响币值稳定。课程以一个综合案例分析作为结尾。课程内容涵盖了金融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理论与身边的经济现象相联系,让学习者能深入浅出地理解金融学,并将其应用在实际的生活中。

课程大纲

第一章 货币

  • 1.1 从“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看货币的本质
  • 1.2 货币职能的生活化运用
  • 1.3 从黄金走来的货币将去往何方?——货币制度的重要性

信用

  • 2.1 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国无信不稳
  • 2.2 甲方乙方,是谁站在信用天平的两端?

利息与利率

  • 3.1 这项投资赚了吗?
  • 3.2 长期借款利率高于短期借款利率吗?

金融市场

  • 4.1 资金融通需要“媒人”吗?
  • 4.2 鱼与熊掌能兼得吗?——收益性与流动性

金融机构

  • 5.1 琳琅满目的金融超市——商业银行业务知多少?
  • 5.2 以史为镜——回看中央银行的诞生
  • 5.3 忙碌的“央妈”——细数中央银行的职能
  • 5.4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你却在给陌生人借钱——建立起陌生人间信任的金融中介机构

货币供求与通货膨胀

  • 6.1 你为什么要持有货币——听学霸凯恩斯的论断
  • 6.2 货币供给就是钞票印刷?——揭开货币供给的面纱
  • 6.3 钱太多也发愁——品味通货膨胀的定义和度量
  • 6.4 谁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与获益者?——分析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货币政策

  • 7.1 货币政策的正确打开方式
  • 7.2 听懂财经新闻---财经名词解读之政策篇

外汇与国际收支

  • 8.1 海淘中的汇率
  • 8.2 从“双顺差”到“一顺一逆”,我们少赚了吗?
  • 8.3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吗?

综合案例

  • 9.1 你还用现金吗? ——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如何影响你的生活?(上)
  • 9.2 你还用现金吗? ——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如何影响你的生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