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教学内容多、变化快,中央要求最新的理论成果必须尽快“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因此教学必须突出重点,着重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主题、主线和难点,把握好从中国国情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际出发以及“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基本原则,发挥思政课教师在培养人才中独特作用,遵守“内容为王、思政课堂是主渠道”的理念。教学以党中央精神为指导,根据教学目标和国家统编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以下教学内容: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的“脉”在哪里,与时俱进的“进”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社会主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征?围绕教学内容,课堂教学重点目标是要讲清楚“几个为什么”。如:
1.中国为什么选择并坚持马克思主义?
2.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中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5.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 为什么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7. 为什么要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8.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
围绕这些问题,本教学团队设计了一系列专题。通过对这些专题的讲授,让学生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明白新时代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自觉成为能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接班人。通过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发挥思政课程作为大学教育中第一课程的作用,提升思政教育教学质量,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及其理论成果
第一讲学习资源
第一讲测验题
第二讲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第二讲学习资源
第二讲测验题
第三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讲学习资源
第三讲测验题
第四讲 “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四讲学习资源
第四讲测验题
第五讲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五讲学习资源
第五讲测验题
第六讲 拨云见日:社会主义本质与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讲学习资源
第六讲测验题
第七讲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跨世纪发展
第七讲学习资源
第七讲测验题
第八讲 又好又快: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八讲学习资源
第八讲测验题
期末复习题文档
系列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