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
少于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1
开课时间 | 2025/02/21 - 2025/07/20 |
---|
课程周期 | 22 周 |
---|
开课状态 | 开课中 |
---|
每周学时 | - |
---|
课程简介
绪论
第一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第二章 生药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
第三章 生药的鉴定
第四章 生药的采收、产地加工与贮存
第五章 中药材的炮制
第六章 生药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订
第七章 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八章 藻、菌类生药
第九章 蕨类生药
第十章 裸子植物类生药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类生药
第十二章 动物类生药
第十三章 矿物类生药
课程大纲
绪论
-
1.1
生药的定义及特点
-
1.2
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
1.3
古代重要的本草学著作(自学)
-
1.4
生药学起源与发展(自学)
-
1.5
单元测试
第一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
2.1
生药的分类
-
2.2
生药记载大纲
-
2.3
生药分类与记载(视频及课件)
-
2.4
单元测试
第二章 生药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
-
3.1
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分析检测
-
3.2
生药药效物质本质及作用机制
-
3.3
苷类强心苷
-
3.4
萜类皂苷
-
3.5
黄酮类
-
3.6
香豆素类挥发油
-
3.7
有机酸鞣质等
-
3.8
章节测验
第三章 生药的鉴定
-
4.1
生药鉴定意义、程序和基源鉴定等
-
4.2
生药性状鉴定
-
4.3
生药显微鉴定1
-
4.4
生药显微鉴定2
-
4.5
生药理化鉴定
-
4.6
章节测验
第四章 生药采收、加工与贮藏
-
5.1
生药的采收
-
5.2
生药的加工
-
5.3
生药的贮藏
-
5.4
章节测验
第五章 中药材炮制
-
6.1
炮制概述、目的
-
6.2
炮制方法
-
6.3
章节测验
第六章 生药质量的控制与标准制订
-
7.1
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
-
7.2
GAP及道地药材
-
7.3
生药质量控制内容
-
7.4
生药质量标准制订
-
7.5
章节测验
第七章 生药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
8.1
生药资源调查及扩大药源途径
-
8.2
生物技术在生药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
8.3
章节测验
第八、九章
-
9.1
菌类生药概述及冬虫夏草、茯苓
-
9.2
猪苓、灵芝、昆布及蕨类生药(贯众)
-
9.3
章节测验
第十章 裸子植物生药
-
10.1
裸子植物概述及生药麻黄
-
10.2
银杏叶白果松花粉红豆杉
-
10.3
章节测验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生药
-
11.1
第一讲 概述、细辛、大黄
-
11.2
第二讲 何首乌、黄连、
-
11.3
第三讲 黄连 乌头 白芍
-
11.4
第四讲 淫羊藿 木通
-
11.5
第五讲 防己 厚朴
-
11.6
第六讲 五味子 肉桂
-
11.7
第七讲 延胡索 板蓝根 山楂
-
11.8
第八讲 苦杏仁 黄芪 甘草
-
11.9
第九讲 番泻叶 黄柏 沉香
-
11.10
第十讲 丁香 人参 三七
-
11.11
第十一讲 当归 柴胡 川芎 白芷
-
11.12
第十二讲 小茴香 连翘 马钱子 龙胆
-
11.13
第十三讲 薄荷 丹参 黄芩
-
11.14
第十四讲 金银花 洋金花 枸杞
-
11.15
第十五讲 地黄 毛花洋地黄叶 金银花
-
11.16
第十六讲 天花粉 桔梗 党参 青蒿 红花
-
11.17
第十七讲 苍术 木香
-
11.18
第十八讲 菊花 半夏
-
11.19
第十九讲 川贝母 麦冬
-
11.20
第二十讲 砂仁 莪术 天麻
-
11.21
章节测验
第十二章 动物类生药
-
12.1
动物类生药概述
-
12.2
重要动物类生药 鹿茸 麝香
-
12.3
牛黄
-
12.4
蟾酥与阿胶